去年,社会工作部从中央到地方开始陆续组建,随后《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》《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接连印发,社区工作者、社会工作者、志愿服务者等社会工作职业成为热门话题,让许多业内的同志看到了美好的职业前景,也让更多求职者发现了就业良机。特别是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,二者只有一字之差,到底有什么区别,又有什么联系呢?社会工作者、社区工作者和志愿服务者,可以看作是社会工作的“三驾马车”“三大主力”。这其中最好理解的是志愿服务者,是指以自己的时间、知识、技能、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,志愿者所从事的工作是自愿、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公益服务。它与另外两者相比,最明显的区别是,非职业性、自愿性、无偿性和广泛性,这里就不再多说了,主要讨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的区别和联系。根据社会工作部和相关文件上的描述,作者认为,社会工作者有广义和狭义上的划分。广义上,社会工作者泛指一切参与社会工作的人员,包括社区工作者、志愿服务者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党务人员,等等。狭义上,社会工作者准确的称呼应该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,我们讨论的就是狭义上的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。《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》首次为社区工作者给予准确的定义和人员范围。社区工作者,是指在社区从事党建、治理、服务工作的全日制专职工作人员。人员范围包括三类:1.社区党组织成员;2.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中的专职人员;3.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何为社会工作者
社会工作者,简称社工。社会工作者首次正式界定是在2018年中央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》中,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,在社会福利、社会救助、慈善事业、社区建设、婚姻家庭、精神卫生、残障康复、教育辅导、就业援助、职工帮扶、犯罪预防、禁毒戒毒、矫治帮教、人口计生、纠纷调解、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。
这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、应对社会风险、促进社会和谐、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。
二者有何不同
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在属性、职责、工作范围和招聘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。
1.自身属性不同。这是二者最关键的区别。
社区工作者中虽然只有社区“两委”是选举或任命产生,其他都是招聘的,但社区工作带有明显的“官方”属性,是基层自治组织的重要力量构成,归政府领导和管理,代表党和政府开展行政工作,部分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优秀社区工作者还有编制。
社会工作者除少数在社区和党政机关工作的以外,普遍带有“民间”属性,工作单位很多属于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,都是合同制,开展的是专业性服务工作。
2.工作性质不同。
社区工作者参与的是基层党建、治理和公共服务,工作性质偏政治化、行政化,需要一定的政治素质和协调管理能力。
社会工作者主要工作在社会福利、社会救助、社会慈善等领域,工作性质偏专业性、公益性。
3.工作范围不同。
从工作地点看,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范围是社区。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则要根据其工作内容来确定,社区、医院、监狱、学校、福利院等等都有可能。
从工作对象看,社区的工作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;而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则是面向全社会弱势群体或特定需要群体,比如残疾人士、孤儿、心理障碍者等等。
4.工作责任不同。
社区工作者受党和政府领导,履行的是强化党的领导、解决社会问题、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。
社会工作者基于“非盈利”工作性质,履行的是关爱弱势群体,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责任。
5.招聘方式不同。
社区工作者统一实施实行“逢进必考”,由市地级或县级统一组织招聘,社区“两委”则通过选举或者任命产生。
社会工作者则多数由用人单位自行招聘。
二者有何联系
1.社区工作者属于广义的社会工作者。二者都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力量。2.工作岗位有交叉。很多社区都设立了社工站,招聘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性服务。3.都需要社工证。虽然社工证现在不是对二者入职的必须条件,但却都是加分项,对二者的事业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,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或组织,已经要求应聘者必须持有社工证,一些地区同样要求社区工作者在符合报考条件的情况下,必须3年内取得证书。4.都需要很强的责任心。所有工作中,做人的工作是最难的。不论是社区工作者还是社会工作者,面临的工作都不轻松,都需要很强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干好。最后,不管是社区工作还是社会工作,没有好坏之分,只有适合不适合。
版权声明: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《原创》内容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本站文章内容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