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三月,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》的正式发布,给一线辛苦工作的社区工作者们带来福音,优化队伍结构、拓展发展空间,提升薪资待遇等一系列措施让社区工作越来越有吸引力。不过,对很多人来说,今后想要加入社区工作者的队伍之中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。
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将成为社区工作主力
按照《意见》明确的社区工作者人员范围,主要包括三类:
1.社区党组织成员;
2.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中的专职人员;
3.社区专职工作人员
其中,社区“两委”专职成员将主要承担社区管理工作,社区一线工作,包括现在的网格员所承担的工作,都将依靠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来完成。同时《意见》还明确,注重从优秀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中培养社区“两委”专职成员后备力量。
可以预见的,未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将成为社区工作的最重要的力量。
社区工作将更加专业化、职业化
相比原来的称呼,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多了“专职”2字,这也是不同于以往最显著的标志。专职,意味着专业化、职业化。未来,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将更加注重专业能力,包括群众工作、组织动员、依法办事、矛盾调解、应急处突、协调沟通、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能力。以后,文化水平低、工作能力弱的大爷大妈型社区工作者将逐渐被淘汰。
按照国家的目标规划,用5年左右时间,基本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,打造一支政治坚定、素质优良、敬业奉献、结构合理、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,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因此,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入职门槛也就成为一种必然。
入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需要什么条件?
由于社区“两委”专职成员是按照有关规定选举或者上级任命产生,所以这里主要讨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入职条件。
1.实行“逢进必考”原则。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将遵循公开公平、竞争择优原则,统一实施实行“逢进必考”,以往随意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将不再出现。这方面,按照政策,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群体会有一定应聘优势。
2.招聘主体级别更高。今后,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市地级或县级统一组织招聘,街道(乡镇)集中管理,社区统筹使用。街道和社区自己都不能私自组织招聘和设立岗位。
3.文化要求更高。除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外,一些地区新增“在具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后,应在3年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”等具体要求。
4.要求“一专多能”“全岗通”。虽然这项条件要求是入职之后,经过在职培训和工作经验积累后的要求,但是也从侧面要求入职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,否则很难适应岗位需要。
招聘正快速升温
据媒体报道,相关职业资格和社区招聘报名正在快速升温。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188.9万人,较2023年增长26%,创历史新高。长三角地区某社区今年招聘社区工作者的报录比超过了100比1,录取分数比前几年涨了十几分。
不过,利好消息是,现在正是国家政策红利期,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还有大量空缺。截至2023年末,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为 93267万人,按照《意见》明确的未来5年内,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备,全国社区工作者人数将达到近168万人,很多省份的配备数量远未达到标准。
机遇与竞争并存。